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人渣,哭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有更渣的人渣在前面等着我。带着十万伏特的好奇心和风险投资从业者的观察力,我们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不可思议的印度。印度的普罗大众攥着便宜的智能机,用着免费的4G网络,又被推下海体会了一把更高效的电子化交易,从此这辆开往移动互联
这样的造神运动给许多后来的创业者打下了强劲的鸡血,也给许多旁观者灌下了浓浓的鸡汤:人们将更多情感寄托在了创业者身上,一边期待着他们实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梦想,另一边通过信仰他们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例如各个节假日,就是游戏类产品最好的势,在节假日集中推广,就能比平时
要不然,直接学习个创业900句,大家都能创业成功了,还会出现创业九死一生,90%都将倒下的现实吗? 而且,很多理论、经验、知识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比如:咱们一说房价就捯饬日本和美国,但是当年的日本、美国和现在的中国的情况能一样吗?再比如坤鹏论曾在《传
全球健闻 | 是什么
然而,没有刷上这层油漆,你就不成功了吗? 我想,真正的问题是,你为何而创业?拜访过许多创业者,我并不相信大部分的创业者是为了最终的上市,或者财务回报。
当然,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发布大V攻略,而是想谈谈知乎的另一面——为什么知乎这个稍显年轻的知识社区,究竟凭什么能够走到今天——日活用户1850万(2016年年底数据)、获得腾讯、搜狗青睐、并在D轮获得1亿美元融资,成为知识经济领域独角兽,他的价值在哪里? 谈及知乎价值,个人认为首先需要谈论的是知乎的用户构成,毕竟用户价值是网站价值的体现。 但这是知乎的自我标榜还是客观事实呢? 我们从贺嘉老师利用python分析对知乎启动用户和粉丝数量超过10000人的头部用户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发现知乎用户中高质用户的确占据了绝大比例,知乎群体的年薪百万所言不虚。
摘要:也正因为知乎用户的构成结构,使其远离了互联网的“屌丝用户群”,具备了客观、理性、讨论的平台基因,让其在社交网络的舆论分布上了占据上游地位,其发声能够让人信服。知乎的问答模式很犀利,护城河也很深。知乎在16年显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在17年新年伊始,更是获得了今日资本领投,腾讯,搜狗等原股东跟投的1亿美元D轮融资,晋升为知识经济独角兽。
而之后的支付宝“校园日记”,也是首先从知乎平台发酵,从而引起整个媒体乃至央视对其的讨论批评,而后才有支付宝高管彭蕾发布道歉信和对校园日记进行关停整改而暂时落幕。 而从知乎当前活跃的粉丝数量超过10000人的头部用户分析来看,从其活跃头部用户分布范围来看,我们也能发现其多落在其他(艺术、教育)、设计师(60%),其次是媒体人(52%),产品经理(47%),创业者(44%),投资人(40%),程序员(15%)这些领域。
而也正因为知乎用户的构成结构,使其远离了互联网的“屌丝用户群”,具备了客观、理性、讨论的平台基因,让其在社交网络的舆论分布上了占据上游地位,其发声能够让人信服。
知乎平台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或许能够说:知乎平台高知用户占据主导地位的用户结构,构建了知乎“专业、价值、理性、客观”的平台基因,让其能够在一个“广告、微商、假货与色情”为主导的互联网平台中,成为能够聚合、提供当下互联网最具价值的内容的独特存在。 梦想总是很丰满的,事实上我在天猫根本就卖不动,因为这样的价格在天猫毫无优势,我的品牌在天猫毫无影响力。
你知道很多人爱你,也有很多人骂你。你缺过钱,吃过闭门羹,被人质疑,团队经历非典,你也都闯过来了。
虽然你说有些小二你都抓了,可你真的抓得完吗? 大家都知道你的规则是卖得好的商家可以天天参加官方的活动,如此你们更快速的捞钱,卖得不好永远都上不了,比如我们,你绝对不会怜悯的看我们一眼。以至于我现在提交时都已经准备好了被拒绝,如果你突然让我通过了可能会吓到我间接性精神不正常。